

歡迎來到本教學系列的下一期,在這個系列中,我們會一步一步教你畫出一張臉。希望你目前已經獲得許多訣竅與技巧,幫助你設計人物或繪製人像與漫畫。今天,我們來聊聊鼻子。
你將會在本教學中逐步學會如何繪製鼻子。
畫鼻子最困難的地方,可能就在鼻子是臉上的立體突出部位這個簡單的事實。為了讓這部分簡單一點,我們先把鼻子簡化成一個幾何形狀,如圖所示。這是個金字塔,但上半部拉長。這種形狀可以讓我們從任何想要的角度繪製鼻子。
只要稍加練習,在多數情況下,你可能甚至不需要用金字塔來繪製鼻子。不過,有時你可能會想從一個比較少見的角度來畫一張臉。在這種情況,可能很難弄清楚鼻子應該是什麼模樣。這時候金字塔就能幫助你。
為了確保金字塔的形狀正確,我們先從基座的十字開始,從中心(圖中的虛線)畫出高度。這樣所有點都有了,包括頂點。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點連起來。
如各位所見,不同角度會讓金字塔的形狀非常不同。如果你很有自信,也可以試著直接徒手繪製金字塔。但從基座十字開始通常比較安全。
從這裡開始的話,基座就是人頭。
(1) 首先,我們需要在「如何繪製眼睛」教學中學到的那個、位於眼睛之間的三角形。這個三角形標出眉毛與鼻骨之間的區域。
(2) 接下來,我們畫出金字塔的十字。這時候我們已經可以確定我們的鼻子會有多寬。鼻子的平均寬度與眼睛之間的距離差不多。所以我要為這個鼻子保持這個寬度。
這條橫線也會決定鼻子最後是朝上或朝下。橫線愈高,鼻子就愈朝上。
(3) 從正面看的話,我們不用為金字塔畫高度,因為從這個角度看,金字塔看起來就像十字。但要記住,只有正面是這樣。
(4) 現在我們要把金字塔變成鼻子。鼻尖位於金字塔頂部。為了呈現這一點,我們簡單畫一個圓形。如果你畫的圓比較小,鼻子最後看起來就會比較尖。有時候,不在鼻尖畫圓形而畫六角形或菱形其實也是個好想法。不過,我們這個鼻子就畫圓形吧。
(5) 在金字塔底部的兩個角,我們會畫出鼻翼。你可以用這些線條來引導,如圖片所示。鼻尖下方,我們用另外兩條線標出間隔,也就是鼻孔之間的區域。愈往底部應該會愈窄。
(6) 我們現在可以從下緣開始畫鼻孔。畫兩個狹窄、稍微向外彎曲的倒 U 形就可以完成了。確保鼻孔不會超過金字塔十字線的頂部。
(7) 鼻子頂部與底部之間的分界是一條重要的線。它的重要性可能不會立即顯現,但當你之後上色,想弄清楚鼻子的光影位置時,就會超級有幫助。透過純粹的線稿暗示立體空間也很棒。
沿著鼻尖圓形的下緣畫一條波浪紋。我把這個稱作「鼻尖邊緣波浪」。用德文講更好笑,相信我。
(8) 我們現在來畫鼻梁。不是每個鼻子的鼻梁都一樣明顯:有時候巧妙地暗示就足夠了。最重要的是,你該明白,如圖所示,鼻梁是由兩個區域組成的,而且往中間稍微加厚。上部區域是鼻骨。這裡的肌膚正下方有一根骨頭。從這裡往下,就沒有骨頭了。
(9) 最後也很重要的一點是,根據我們的結構,我們可以非常輕鬆地畫出鼻子。想要強調或淡化哪條線條,都由你決定。為了柔和鼻尖到鼻翼之間的過渡,我已經把鼻尖兩側的線條去掉了。在鼻梁上,我稍微強調了鼻骨,同時把兩個三角形的邊緣向前移。
尤其在處理鼻子的輪廓,抽象和簡化非常好用。如果你畫的臉只有一英吋高,那可能不會因鼻骨陷入困境。所以要根據圖像的狀況,決定放進多少細節。有時候也許只要幾條線條就足以表明那裡有個鼻子。但是,如果你不確定線條應該怎麼走、走到哪裡才合適,那你就要用心仔細規劃結構,以免鼻子最後看起來很怪。
(1) 剖面圖中,鼻子跟正面圖看起來完全不同。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組成結構。再次從眉毛之間的三角形開始。不過,這次的三角形其實變成一條線,因為我們是從側面看。
(2) 把金字塔放在「三角形」線的後方。這樣一來,壓痕會出現在大約上眼瞼的位置。
(3) 這次的鼻尖我們用菱形。最好不要對菱形使用堅硬的直線。而是試著用略微向外掃的筆觸。這會讓你的鼻子看起來更有生命。
(4) 與之前一樣,把鼻翼放在金字塔邊緣。當然,在剖面圖中我們只會看到其中一個。在鼻尖下方,我們讓連接線幾乎呈水平狀。而在這條線之下就是人中。
(5) 從這個角度看,鼻孔很窄,甚至可以說根本看不到。為了暗示有鼻孔存在,我們需要畫出鼻翼下緣。從這三種變化來看,你會發現線條可以從鼻尖開始,也可以從金字塔的角落開始。我選擇獨立繪製這些線條,這樣做也可以。
(6) 鼻子能創造出非常不一樣的輪廓,可以非常獨特。你需要沿著金字塔的山脊前進,正好七筆。
(7) 同樣地,繪製過程中我們可以隨時添加或刪除一些結構線條。兩條非常有用的線條是「鼻尖邊緣波浪」(圖片右側起標記處)和一條暗示顴骨的線條(左側起)。
(1) 半剖面中,空間想像比全剖面圖或正視圖更有挑戰性。如各位所見,眉毛之間的三角形向左扭曲了一點。
(2) 這次我們要非常小心,先利用兩眼之間的距離來畫金字塔。
(3) 這讓我們有空間來繪製作為基座的十字。
(4) 我們可以決定金字塔距離中心的高度,也就是鼻子會從臉上突出多遠。
(5)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連接頂點,然後我們的金字塔就準備好了。
(6) 鼻尖的話,我們可以選擇更有難度的形狀。我們把六角形想像成某個彎曲的 3D 物體,就像一個半球體或湯碗。在這個旋轉透視圖中,左側六角形的角度會比較平一點。不需要把結構處理得如此精確,這可以讓鼻子感覺更像有機生命體。
(7) 鼻翼線,與往常一樣從金字塔邊緣開始畫。我這次選擇畫稜角分明的鼻孔。
(8) 鼻梁與鼻根也可以畫得更突出或是更活潑一些。
(9) 我們的鼻尖實際上由兩個獨立的側面組成。有時候,這種兩側的分離是以穿過鼻尖中間的摺痕形式呈現。我們用這個鼻子試試看,在中間畫一條摺痕。
(10) 從鼻尖摺痕到鼻梁的過渡,現在呈現 V 形。實際繪圖中,這表示我們鼻尖六角形的上側將被替換成 V 形。
(11) 這次我們讓「鼻尖邊緣波浪」直接穿過鼻尖中間,而不要從下緣穿過。波浪紋也可以稍微調整一下,符合有稜有角的風格。
(12) 再加幾條細線,支撐鼻梁和金字塔的邊緣。在我們的鼻子上,中心摺痕會一路延伸到鼻骨。
(13) 別急著去掉所有的結構線。部分結構線在最後的線稿裡其實效果會很好。如各位所見,我只是把其中一些我不想過於強調的線條弄淡一點。鼻尖扭曲、彎曲的六角形很像是有機生命體,在最後的線稿中依然會很有效果。
(1) 跟之前一樣,我們用金字塔來確定自己的位置。現在從下面往上看,金字塔會是一個有著中心軸的三角形。
(2) 在三角形頂部,再次在鼻尖畫上圓形或六角形。
(3) 從這個角度來看,嘴巴上方區域看起來似乎就在鼻子正下方。不過,從這個角度來看,牙脊並不平直,而是比較圓一點。我們只要調整金字塔平直的下緣,納入這種圓弧度就好了。
(4) 鼻翼會成為金字塔角與鼻尖之間的連接線。為了讓鼻翼有厚度和延伸感,可以用兩筆優雅的筆觸來畫,如圖所示。
(5) 在鼻尖與牙脊之間,我們可以看到鼻子間隔的下端。
(6) 多往鼻尖方向走一點,鼻子間隔就會變厚。我們透過在間隔兩側畫一個凸起,來呈現這一點。
(7) 鼻孔呈現拉長的球狀 O 形。
(8) 在外側,鼻翼線與鼻孔平行。在頂部,這條線與鼻尖相交,而在底部則與凸起部位重疊。
(9) 鼻孔內當然是暗色的。但我們先不要花太多心思在陰影。我們目前專注在線條上。當然,你還是可以把鼻孔塗成深色,但在所有輪廓與結構線到位之前,別這樣做。
(1) 最後,我們試試看從下方畫出某個角度的鼻子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的上層三角形會變長,而且再次往側邊扭曲。
(2) 從這個角度決定金字塔基座要放在哪裡,可能會很棘手。但從剖面圖我們知道,基座與上層三角形大約會在半途交會。而且我們也知道,金字塔的下緣與我們頭型的引導線相接。這兩個點可用來辨別中心軸。
(3) 在這個角度,如果像我們之前那樣用眼睛距離來計算鼻子寬度,會有點混亂。這是因為那些虛線已經不再是直線,現在線條沿著臉頰的曲線延伸。(嚴格來說,半剖面其實也是如此。)
(4) 金字塔的尖峰軸應該與頭部方向一致。
(5) 以上是最困難的部分,現在金字塔已經準備好了。
(6) 代表嘴與鼻子之間區域的曲線必須根據視線調整,讓面向觀看者這一側變平變寬。具體來說,我們現在畫的是一個扭曲橢圓形的上半部。
(7) 六角形依然是呈現鼻尖的好選擇。有助於表現 3D 曲線率。
(8) 我們現在繼續進行這個繪圖公式。
(9) 從這個角度看,鼻子間隔左右隆起的程度看起來不一樣。右側幾乎完全被鼻子間隔隱藏。
(10) 我們看到的右側鼻孔面積也比左側鼻孔少。
(11) 鼻梁也顯得十分狹窄。愈往下看,鼻子本身就愈短。
(12)「鼻尖邊緣波浪」現在正好沿著紅線。
(13) 最後,我們可以幫鼻孔加上一些陰影。稍微加上陰影可在某程度上緩和稜角,例如這裡的鼻尖與鼻子間隔之間。
我希望我多少已經幫助你克服了對畫鼻子的恐懼。或許鼻子甚至會成為你最愛畫的身體部位新歡也說不定。鼻子可以非常有娛樂性,特別在設計卡通人物或是畫漫畫的時候,可以為人帶來很多樂趣。這是一個你可以盡情展現繪畫技巧的地方。試試看吧!
下次見!
得益於 13.3 吋螢幕自然的表面摩擦和極低的反射率,Wacom One 能創造出熟悉的、紙筆般真實的書寫體驗。數位筆手感輕盈自然,其可在你選擇的軟體中化身為鉛筆、筆刷或粉筆,為你提供繪製寫實鼻子所需的一切。裝置隨附創作用軟體,並可將其連接至你的電腦以及特定 Android 裝置。
Wacom One 13 手寫液晶顯示器
以精準的數位筆在高解析度螢幕上進行直覺式繪圖、設計和創作。